网格设置规范化,实现治理单元“无死角”。该县以“规模适度、界限清晰、无缝覆盖、便于管理服务”为原则,科学构建全域网格体系。在城区,结合城关镇“撤镇设办”契机,新增东关、北街等6个社区,并依据道路网、人口密度等因素,按300至500户标准划分社区网格133个,推动城区治理“精细到楼、精准到户”。在农村,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划分农村网格1558个,打通服务农民群众“最后一米”。同时,针对产业园区、商圈市场等特殊区域,设置专属网格43个,破解大型单位、复杂场所“管理难、服务散”问题,让治理触角直抵经济社会活跃单元。
网格组织全域化,筑牢党建引领“主心骨”。该县坚持“网格设置到哪里、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将党组织建设与网格治理深度融合。对具备成立党组织条件的网格,原则上单独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暂不具备条件的,建立联合党组织。网格党组织书记由村(社区)干部或党员骨干担任,有效破解党员分散、组织覆盖难的问题,构建起“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的组织体系。目前,全县已建立网格党组织1310个,实现党的建设工作全覆盖。
网格力量专业化,锻造精细服务“生力军”。该县着力建立由网格长负总责、专职网格员为骨干、兼职网格员和志愿者为补充的网格队伍,绘制“县、乡(镇)、社区三级网格划分示意图”和“网格队伍明细表”,直观清晰展现全域网格布局、边界划分、层次架构及人员构成。目前,全县共配备网格员6072人,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灵敏高效”的网格运行机制,逐步实现“民情在网格掌握、矛盾在网格化解、隐患在网格排查、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开展”。
本报讯(记者何英杰)今年以来,灵宝市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工作。该市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多次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并组织召开会商会、座谈会、银企对接会等,为企业纾困解难。该市县级领导及各成员单位迅速行动,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建立问题清单,跟踪监督解决,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创新机制,打造问题解决“快车道”。该市建立“简单问题现场办、复杂问题专班盯、共性问题统筹办”三级处置机制,对融资、用工等需求集中问题,由包联单位“一把手”现场协调,专班跟进;对用地审批等跨部门问题,由县级领导牵头组建问题办理专班;对项目建设发展类诉求,由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联合负责,统筹办理。目前,已解决的15个问题中,现场协调解决9个,专班推进解决4个,政策统筹解决2个,成效显著。同时,该市动态更新“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每周通报进展,对超期未办结事项实行“黄牌预警”,办理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典型引领,推广服务企业“金点子”。灵宝市豫灵产业园铁路专用线项目涉及土地使用、铁路专线手续办理等问题,协调难度大、层级高、单位多,由县级领导牵头成立专班,组织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主动强化与省主管单位的对接,目前前期准备工作正积极推进。近期持续降雨天气,汉山旅游景区急需加强安全巡查及防范指导,该市第一时间联系反馈应急管理、气象、水利等部门,帮促企业加强业务指导,组织应急防汛联合演练,并对重点区域强化巡查防护,有效保障了景区安全运营。这些案例为处理同类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齐心协力,提升政企服务“灵宝温度”。该市提升走访精度,计划在7月底前实现“一企一策”全覆盖,同步建立企业需求动态数据库;加快解决速度,对简易问题“日清日结”,复杂问题“周内有进展、月内见成效”;提升服务温度,通过线上评分、典型案例公示等方式,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效能,营造更优发展环境。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