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三门峡讯:“艾叶是个宝,浑身都能用,艾草能去湿、散寒、止血、消炎、抗过敏……艾叶晒干捣碎了是‘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还可以作‘印泥’的原料。”三门峡市湖滨区磁钟乡寺庄村的贫困户任桂梅提起艾叶的作用滔滔不绝。


图为寺庄村贫困户任桂梅正在艾叶基地为艾草脱叶
任桂梅已在艾叶产业基地务工两年,每月工资两千块钱左右,已于2016年成功脱贫。并且像他这样的贫困劳动力在艾草产业基地长期就业56人,实现人均增收2万元,目前磁钟乡仅艾叶种植就已达到1000亩,平均亩产700公斤,每亩收入可达3500元以上,吸纳劳动力就业200余人。同时已继续加大投资力度,预计就业人口将达到1500人左右,带动经济效益近3500万元。
除了艾叶产业基地之外,磁钟乡充分发挥紧靠市区的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积极打造贾庄村、赵后村大棚蔬菜种植产业。
在贾庄村蔬菜大棚基地,棚外寒气逼人,棚内温暖如春,绿油油的西红柿苗上星星点点的黄色小花开的正艳,49岁的贫困户戚阿丽正在给西红柿花授粉。

图为贾庄村贫困户戚阿丽,正在给西红柿花授粉。
“在大棚打工很放便,不出村都能挣钱,每天收入60-80元,每月收入1500元左右,还不影响做家务干农活,感谢党的好政策,我去年都脱贫了。”戚阿丽脸上绽放着满足的笑容。
据了解,该乡共有省级贫困村3个,建档立卡户282户、940人,截止目前贫困人口累计退出250户、887人,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底的10.3%降至2018 年底的0.76%。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磁钟乡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之一,调整农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大力发展中药材、精品水果等种植面积,全乡共投资1031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7个,其中产业扶贫项目18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个;产业扶持脱贫带动项目8个,为三个省级贫困村每年集体增收19.2万元,同时带动全乡贫困户分红增收,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奠定坚实基础。共建立就业基地12个,培训基地1个,实现安排带动252人就业,就业人员年均人增收1万元左右。截至目前,该乡产业扶持和项目分红覆盖率100%。

“我们磁钟乡党委、政府让贫困户脱贫只是前期目标,目前又新申报了2019年、2020年入库扶贫产业项目10个,计划投资1025万元(2019年4个总投资367万元、2020年6个总投资658万元),其中产业项目5个,总投资700万元,保证农户脱贫不反贫,同时还要给群众开拓一条致富路。”磁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吉鹏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信心。(通讯员 崔光明)
(责任编辑:田哲)